星期六, 5月 30, 2015

Let go

By letting it go it all gets done. The world is won by those who let it go. But when you try and try. The world is beyond the winning.

星期四, 4月 30, 2015

切身之痛

今天在面子书上看到朋友的状态发布,他弟弟意外去世了。

过往看到如此新闻,不能这么身痛感受。经过妹妹的事之后,才能深刻感受到家属的伤痛。

3月21日,大妹被从天而降的璧虎吓到,从厕所夺门而出时跌倒,股骨骨折。没想到小小的意外竟会骨折。

难受的是医生说话的态度,只说明了手术成功率只有60%,再多问几句就被训斥。对于家属来说,完全不知道严重性下就要做决定是多么地难受。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忙碌,所以医生的工作不包括兼顾病人和家属的心理了。

等待手术的一天半还蛮难熬的。害怕手术后妹妹不能再像之前般活动。毕竟股骨是人体最大和最强的骨。手术之后,没机会见着医生。隔天医生也没多说什么。骨接驳成功与否是要依病人内损伤程度和身体状况。要等两个月。

未知数总是让人害怕的。之后的两个星期都是在恍惚兼疲累的状态过了。

幸好在这段期间,身边的人都给予很大的支持。感恩一切所得。我也得提醒自己別忘了在他人需要的时刻尽我所能。小小一个帮忙或许会把别人从深渊中拯救出来。


星期二, 4月 07, 2015

海綿心理

藥療是核心,心療是前提,食療是基礎,體療是補充。
麻煩把我變成一個海綿,轻松地接受任何不良的情緒。

星期一, 3月 09, 2015

问题

问题是,我们总是忙着解决各种问题。问题是,我们也是别人的问题。

星期六, 2月 21, 2015

感情观

很多人老觉得欧美人很开放,对待感情和性都很随意,男女之间有各种复杂的关系。在我看来情况可能正好相反,中国人的情感观念虽然偏向保守,可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时暴露的弱点,反而让我们的感情观显得特别随意。所谓随意就是指缺少认真负责的态度,不经过谨慎合理的判断而轻易做出决定。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不尊重关系的自然发展,经常拔苗助长,很轻易地下判断做决定。比如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很多人的关系只有一次选择机会,不给予任何调整和改变的空间。这一点是中西方情感观念差异很大的一个方面。

欧美人谈恋爱,大多先从朋友做起,一群人里玩的开心,对彼此有好感才会单独见面,而且单独见面也不见得默认就是约会。两个人正式提出约会的时候,已经是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有相当好感和了解之后了。约会过程中会有肢体接触,可能发生关系,但即使如此两人也还没有成为男女朋友。从约会到男女朋友,又是不短的一段接触和交往时间,这期间两人会很亲密,但是只有在感情更加投入的时候才会想要升级关系。

真正确定认真的长期关系时,两个人的地位才会在彼此的社交圈子里被认可,彼此以男女朋友称呼,也才会明确一对一的地位。在这一步之前,双方有各自的亲密异性朋友都是被允许的。但即使到了这一步,谈婚论嫁的事情也并不是马上提出来的。两个人可能会先同居,共同建筑生活,一起发展和成长,然后在组建家庭的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时候,男方才会单膝跪地。

这样阶段分的比较多,每一个阶段是否要升级,双方就可以有决定权。从朋友到暧昧到约会到男女朋友到同居,有很多关系节点,而且每一层关系对彼此的要求都很明确。比如正式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之前,双方都没有义务停止和其他异性单独相处。又比如约会过程中发生了关系,并不代表两人就需要朝着结婚生子的方向去走。这样的方式给予彼此很多机会和空间来了解磨合,如果不合适会有很多机会停止升级关系或者提出分手。

听上去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方法太开放了,一点都不负责。可是在我看来,国人的游戏规则才是真的不负责。很多人跳过了做朋友的阶段,一上来就目的明确地相亲约会,硬生生地先确定男女朋友关系,进入类似夫妻的角色,然后再慢慢相处,了解,磨合。这样的结果是情感基础很薄弱的时候,却要勉强承担起终身伴侣才会有的义务。难怪很多人在一起了之后只会走下坡路,因为我们依赖关系的框架来逼迫彼此付出,而不是花时间培养感情。

因为这样的缘故,很多人会感到在一起之后,两人的感情需要镇守。为什么我们的爱情需要打保卫战,本质上因为很多人在感情不到火候的时候,选择用一个对感情质量要求很高的模式(以婚姻为目标的一对一长期恋爱关系)来定义两个人的关系。这样的方式造成双方压力都很大,都牺牲很多,但却没有感受到相应的满足感和快乐。我们要抵御的往往不是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是我们自己那差强人意的情感基础,所以那些失败的保卫战往往都是因为里外串通。

以男女朋友相称的长期关系需要两个人担负起不小的责任,而且各自的生活需要有很多调整和改变。两人的社交圈子需要融合,三观、生活方式需要匹配,对彼此要有足够深入的了解,遇到问题和矛盾能够有比较默契的沟通处理过程,最关键感情上要十分接纳和爱慕彼此。当这些问题都调整得比较好时,两个人的关系才能达到适宜的长期相处的状态,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或许到了结婚之后都没真的弄明白上面这些问题。

我们习惯了一锤子买卖的情感模式,所以确定关系的方法也常有强买强卖之嫌。比较常见的就是表白。很多人纠结于如何表白,是因为他们认为表白是决定两个人关系的分水岭,让你从朋友直接变成恋人。在我看来自然发展的关系压根不需要表白,或者说表白无非是两人情到深处时抒发下爱慕之情。可是很多表白的人,一门心思想用这个仪式来确定关系,却不考虑关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感受,而非关系上的形式主义。因为这个原因,我经常看到各种失败的表白,表白方深情种种,爱的死去活来,被表白的一方却莫名其妙根本对你这个人都不熟悉不了解。

类似的状况,很多人会把牵手、拥抱或者接吻这样的动作作为确定关系的标志。愿意做这些动作,的确说明两人之间有好感。可如果我们把好感做个量化,0分是陌生人,10分是挚爱一生的话,对一个人的好感到了什么程度你会愿意做这些动作?我的猜想大多数人会说6分左右。然而确定关系了之后你们就会开始翻电话,见爸妈,谈婚论嫁,而做这些事情难道不应该是两人到了8、9分的时候才做的事情吗?我们错在用一些相对随意的行为,来确定特别认真的关系。

有些人会问那发生了关系还不算确定关系吗?这里面就有个性别差异的问题了,可能对女人来说要爱到8、9分了才愿意亲密,可是对很多男人来说,能对你有5、6分喜欢,大家可以一起开心一下,总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说的直白一点,如果你用性来考察喜欢程度,那么很可能你自己以为关系很成熟了,可是对方却喜欢你却刚好到愿意和你上床而已。更进一步的,很多人第一次亲密过程往往体验不好,很紧张尴尬,所以在感情和性两方面的和谐程度都还不够的时候就要求确定关系,是非常幼稚的做法。

你说这些算不算太随意?

在我的情感咨询个案例,看到许多善男信女,约几次会一表白,就以男女朋友相称了,进入正题的速度倒是很快,但是在一起之后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样。女的发现男的很多问题和缺点,男的觉得女的要求太多太粘人。很多人的问题都是太快在一起,然后感情再被逐渐凸显的各种问题慢慢消磨殆尽,最后万般无奈才跑来找我求助。这种时候你很难不去质疑:“既然如此不合当初为什么要在一起?”

国人情感观念的问题在于对感情的定义非常模糊,做决定又十分草率,但讽刺的是,许多人谈恋爱有非常拘泥于形式,强调名义和仪式,而不是注重彼此的感受和相爱程度。传统观念让我们十分注重名分,按理说我们应该由此发展出更为精确和完善的情感价值体系,但事实是在关系的细节处理上我们比欧美人粗枝大叶了很多。换句话说,我们的观念非常理性,可我们的行为又极端的感性。知行的不合一,让我们在感情里面显得天真糊涂,随随便便。

微博@情感心理导师Steve

星期三, 12月 31, 2014

倒数2015

倒数2015年的到来,迎接全新的一年,更美好的一年!^ ^


星期日, 12月 28, 2014

回忆定格

就快新的一年了,又到了到外婆家大扫除的时候。在这一间外婆住了六十年的老屋打扫时,今年心境有些不一样。看着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想起自己在这里度过的童年。庆幸自己有过在甘榜玩乐的那些年。也想着外婆在这间老屋度过的一辈子。

大家忙着打扫,大汗滴小汗的时候,突然找到一本外婆的旧相册。翻着爸爸妈妈舅舅阿姨年轻时的照片,大家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很多时候,大家都忙得没能抽出一点时间拍照或记录下曾经快乐的时光,其实只需要付出多一些努力,就算简略地把一些美丽片段给收藏下来,往后看回绝对会无限欣慰自己把回忆给定格起来。




星期三, 12月 24, 2014

如果

如果你在仰望一颗小星星时,感觉自己的渺小,
如果你是人海中的离岛,觉得懂你的人懂得就好,
如果不是如果,如果现在没有如果。

星期二, 11月 11, 2014

随遇而安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说,自己的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方丈微笑着说道“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的心态就是“随遇而安”。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

星期五, 9月 12, 2014

生日快乐.三十新一章

大妹,从一个在毕业刊上只留下“珍重”两个字,相当内向的一个女孩,到了今天每天放工后回来叽喳个不停,讲述同事间的八卦,这样的转变实在令人鼓舞。小妹身边多了个护花使者,虽然不象前男友般机灵,但胜在对她很好。看起来很单纯的一个她,心里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妈妈不懂是年纪大了,还是耳濡目染下,开始随着四姨常去美容,偶尔修脚护理。不过仍然坚持吃住家饭,很久一次的到外用餐也只吃煮炒。没有全家的过夜旅行,个人兴趣不同,所以也不勉强了。爸爸还是喜欢到处跑,好像越老越贪吃,每天都吃个不停。六十岁的自由大释放,妈妈准他可以浪迹天涯,实现他的旅行梦。

二十一岁,工作生涯的开始,在一件小小,堆着山一般文件的审计公司,转了三份工,现在的公司,即是第四份工作,一切都不错,工资翻了几倍。在这九年里,工作时间加上业余活动,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人物,从白人黑人黄皮肤人,大马税务顾问、权威美容医生、讲师、业务员、公务员、修车员、洗厕所大婶,承继身价几十亿到家里负债几亿的朋友,眼界开了百倍。外边的世界真的很花花。

知识见闻确实提升很多,然而心灵的素质并没有相对的增长。归究柢,花在心灵上的时间与其他事物的时间不成正比。

新的一个阶段,要设定新方向,转移专注力在需要的地方。继续努力!